羅非魚大豐收。(丘立賀攝)
去年茂名荔枝產量近60萬噸。
化州有近35萬農民從事化橘紅種植。
信宜市三華李總種植面積達30多萬畝。
廣東省首個農業總產值超千億元的地級市茂名,今年以來,以“五棵樹一條魚一桌菜”(五棵樹為荔枝、龍眼、沉香、化橘紅、三華李,一條魚即羅非魚,一桌菜即預制菜產業)為抓手,聚焦研發平臺、產業標準、產業集群、骨干企業、人才、銷售、金融、包裝等重點,打好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延伸產業鏈,提高價值鏈,培育百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動農業優質高效發展、持續做大做強。令這個傳統農業大市第一、二、三產業加速融合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在向農業強市轉型發展的路上穩步前進。
在“雙循環”中展現新作為
具有2000多年種植歷史的茂名荔枝,種植面積約135萬畝,是世界最大的連片荔枝生產基地,產量占世界1/5。白糖罌、妃子笑、桂味等40多個優良品種深受市場認可,擁有4個區域公用品牌,3個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產品。
隨著茂名荔枝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荔枝優勢產區產業園落地建設,茂名荔枝成為當地鄉村振興主產業。2021年,茂名荔枝產量近60萬噸,銷售收入超70億元,創造了茂名荔枝銷售新的峰值。形成了荔枝品種資源保護、加工、冷鏈物流、休閑旅游等全產業鏈格局,總產值超過百億元。產品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加工體系不斷升級,現有荔枝加工企業約3000家,主要生產荔枝干、荔枝酒、荔枝粉、荔枝醬以及荔枝汁等30多種。今年,茂名市引進廣東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建設荔枝果漿加工項目,加工生產線落地高州市,輻射帶動全市荔枝精深加工發展。通過投放視頻廣告、組織“茂名荔枝LOGO”征集大賽、舉辦中國荔枝產業大會及貢園荔枝拍賣會、發布茂名荔枝區域公用品牌IP形象,打造世界最大的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等活動,茂名荔枝區域公用品牌的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大,優質荔枝出口17個國家,內外經濟循環越來越暢。
2021年種植面積超78萬畝的茂名龍眼,產能占全省的50%以上,擁有龍眼產業中省內唯一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單高州市就有4個示范基地獲評“2021年廣東龍眼品牌示范基地”。去年,茂名龍眼產量超54萬噸。
源自化州市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化橘紅,名列中國“四大南藥”及“十大廣藥”。其種植與制作工藝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20年以來,化橘紅被列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七、八、九版)》推薦處方用藥?;莠F有近35萬農民從事化橘紅種植,種植面積達11.3萬畝,加工化橘紅產品大小企業165家,化橘紅系列產品50多種,全年產業鏈產年值49億元。
在信宜市,三華李總種植面積達30多萬畝。2019年,信宜三華李產業園獲批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21年總產量接近30萬噸,總產值約為32億元,成為廣東省最大三華李生產基地。2021年,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認定信宜市錢排鎮雙合村為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豐富資源為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茂名是中國最大沉香集散地,電白區素有“中國沉香之鄉”,種采產及加工環節從業人員數量規模居全國之最。產區主要在電白西部、化州北部地區,沉香種植面積達20.37萬畝,主要品種是白木香和奇楠香。電白區觀珠鎮“沉香山”種植基地按國家認證的“良好農業規范”(GAP)進行種植管理,是迄今我國最大的沉香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
2021年,當地建成沉香產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有沉香文化博物館3000平方米、沉香文化廣場及沉香文化街9000平方米、沉香觀光工廠3800平方米。目前,單電白區便擁有縣級以上沉香龍頭企業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68家,家庭作坊800多家,形成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年產值近30億元。
茂名羅非魚年產量約占全省的1/3,全國的1/9,全球1/12,是國內最大的羅非魚生產和出口加工基地,是“中國羅非魚之都”“世界羅非魚產業優勢核心區”。
羅非魚產業為茂名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的產業支撐。2021年,茂名羅非魚養殖面積達26萬畝,產量接近24萬噸,綜合總產值74.9億元,遠銷49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羅非魚總重量穩居全國前列,就業崗位達到10萬個。茂南區已建成羅非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涵蓋種苗和商品魚生產領域,優質羅非魚種苗年產能8億尾。
茂名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為預制菜產業打下雄厚基礎。目前,茂名市擁有規模以上預制菜加工企業33家,年產量約11.85萬噸,年產值約34億元。其中,規模以上的預制菜加工企業主要以海產品、淡水魚蝦等水產類加工為主,主要集中在電白區、濱海新區、茂南區、化州市一帶;畜牧類主要以豬肉、雞肉加工為主。
為鄉村振興提供主動力
以“五棵樹一條魚一桌菜”為代表的茂名現代農業優質高效發展,在當地鄉村產生了富民美村,安居樂業的顯著效應。
高州市根子鎮元壩村委會的橋頭村,依托“大唐荔鄉”荔枝貢園建設,打造了一個被四方游客贊嘆的唐朝古城風格的新農村。園內古荔叢生,村旁碧道沿河而建,風雨廊橋與兩岸綠葉紅荔的荔枝樹相互輝映。村容整潔美觀,民宿、特色餐飲等新業態,吸引無數游客前來打卡。據初步統計,元壩村2020年接待游客150萬人次,主要是來自省、市內的游客,帶動就業3000人以上。截至今年4月底,接待游客約80萬人次。農旅融合蓬勃發展電子商務服務業,帶來種植、加工、倉儲、物流、電商、科研、養蜂、文旅、民宿、康養、餐飲等新業態,吸引了越來越多村民從業,從家門上班到家門創業,村民生活質量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三華李主產區信宜市錢排鎮,鎮里打工月入八九千(元)不是神話。信宜合水鎮居民楊阿姨已年過半百,每逢三華李收獲季節都在錢排鎮的一間店鋪為李子收購商進行果品分級包裝,每天收入150到200元?!吧俚囊粋€月能掙到五六千元,最多能掙到八九千元?!彼f。
在現代農業優質高效發展的大背景下,茂名全面推動鄉村振興闊步奮進。近年來,茂名全力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市級財政每年拿出2000萬元來獎勵新農村建設示范亮點村,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已成功打造59個示范亮點村,全市干凈整潔村達標率100%。
2022年,茂名市提出,實施強縣行動和“百墟千村振興計劃”,將聚焦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各地依托本土資源,以墟鎮、鄉村為對象,打造獨具特色的油城墟、疍家墟、竇州墟、高涼墟、橘州墟5條樣板墟和“一湖一灣一港一城一區一帶”6個示范群建設,推動墟村聯動,構建以點為基、串點成線的鄉村振興新格局。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關家玉 通訊員卓劍斯、賴宣任、李華斌、李詩名(署名除外)
